宇宙天体都在不断移动,但天上的星星位置却几乎不变,为什么?
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,位于银河系的猎户座悬臂之上,就像八大行星围绕太阳公转一样,太阳带着整个太阳系也在围绕银河系的中心进行旋转,据计算,太阳以及整个太阳系每过2.26亿年就可以围绕银河系中心公转一周。
在银河系中有多达1000亿颗以上的恒星,它们都像太阳一样在运动,有的快些,而有的慢些。
在人类对于宇宙产生真正的认识之前,是很难想象恒星也会移动的。当人类仰望星空之时,所看到的漫天繁星大可以分为两类,一类就是位置会发生变化的,而另一类则是位置适中恒定不变的。于是会移动的就被我们命名为行星,而位置恒定不变的就被命名为恒星。
比如木星的位置就会经常发生变化,因为木星与地球都围绕太阳公转,其速度并不相同,所以二者的位置关系就会经常发生变化。但大多数发光发亮的恒星,它们在天空中的位置始终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,这是为什么呢?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,第一个方面就是它们的距离太过遥远了。
太阳系之外的恒星通常距离地球非常遥远,最近的比邻星距离地球也有4.2光年。
距离越远,物体的运动就越不明显。比如飞机,一般的民航客机的飞行速度大约为每秒钟250米,而我们抬头所见的飞机,每秒钟恐怕连一厘米也移动不了。这是因为人眼在视物的时候有两个关键因素,一个是视角,一个是视力范围。
所谓视角就是物体进入眼睛的夹角。如果一个物体距离我们很近,我们关注该物体时,视力范围就会很窄,物体稍有移动,便能够察觉。反之,如果一个物体离我们很远,那么视角就会很小,同时视力范围变得很宽广,在宽广视力范围下的移动会变得相对微小,不易察觉。而那些恒星距离我们太远了,所以尽管它们在高速运动,但在我们看来,就是几乎没有移动分毫。
星星位置几乎不变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相对运动速度。
我们的太阳系以及太阳系之外的其它恒星都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的,由于运动速度并不相同,所以相对运动速度就会有大有小,如果一个恒星的运动速度和太阳完全一致,那么它自然看起来就是恒定不动的,如果它的速度和太阳相差很多,那么假以时日,我们就能够看到它的位置出现相对变化。
?比如我们较为熟悉的北斗七星,它和太阳的相对运动速度并不算大,但只要有充足的时间,它在天上的位置和形态还是会发生改变的,十万年以后的人类所见的北斗七星就会与现在的形状截然不同。还有一些天体由于和太阳的相对运动速度差距很大,而且距离地球又比较近,所以位置的变化就会比较明显,比如距地球6光年以外的巴纳德星,基本上每5年就能够看到它在天上的位置出现了明显的变化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